员外在古代是什么意思?员外称呼这么来的

 员外在古代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,后指的地主豪绅。三国时期魏末最早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,晋朝初年又设置员外散骑侍郎,都是皇帝的侍从官。到了隋朝,员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,成为尚书省二十四司内各司次官。唐、宋、辽、金、元、明、清沿隋制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,员外已身居显赫之位。不过自明朝以后,员外逐渐成为一种闲职,不再与科举相关,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了一起,因为只要肯花银子,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。

员外在古代是什么意思?员外称呼这么来的呢

1员外在古代意思介绍

  【员外】全拼:yuán wài

  1.古指正员以外官员(全称为“员外郎”,是在郎官的定员之外设置的)。

  2.旧称财主、富豪等(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

  员外,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,后指的地主豪绅。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,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,故富豪皆称员外。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,不再与科举相关,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了一起,只要肯花银子,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。

员外在古代是什么意思?员外称呼这么来的呢

2员外称呼是怎么来的

  1.起初并没有员外这一单一称呼,只是在一些常见的官职前面,冠上员外之名。三国曹魏时期,最早出现“员外散骑常侍”一职,晋朝时,又有“员外散骑侍郎”,都是皇帝的侍从官。

  2.古代朝廷官职,有正副之分,员外其实属于副职。这些带有“员外”的官职,虽然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权,但是因为接近皇帝,机会多,求职的人还是趋之若鹜的。

  3.而能够担任这一职务者,也是需要一定背景的,要么是宗室子弟,要么是世家大族。随后,带有“员外”这一称呼的官职逐渐增多。南北朝时,出现了殿中员外将军、员外司马督等职。等到隋朝时,尚书省二十四司,各设员外郎一名,成为各司副官,员外的地位有所提升。隋朝之后的各个朝代,六部各司中也都有“员外郎”之一官职。

查询更多手机美女壁纸请点击〖寻图网〗

查询更多历史趣闻请点击〖论剑历史网〗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QQ:168151051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